新疆的这个地方有世界上都少有的岩画,太神

位于新疆呼图壁县西南75公里处的天山之中,有一处天山塞种人遗留下来的,距今多年的岩画。岩画画面长14米,高9米,面积平方米。画面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人物形象,大的高达2米,小的不到20厘米。岩画中男性浓眉大眼,阔嘴,高鼻,显示男性的剽悍与粗犷;女性苗条、婀娜多姿。它对研究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特征、原始巫术与宗教、原始舞蹈、原始雕刻艺术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有一种说法是,康家石门子岩画是多年前天山的古代先民——塞人为了祭祀天神、祈求生育进行的巫术活动,由巫师和氏族首领组织当时的石刻艺人经过长达几十年时间专门雕刻的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大型主题祭祀岩画。学者们还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极其珍贵的原始社会大型舞蹈场景。岩刻画面,有如凝固在舞台上的一场大型群舞造型,是雕凿在天山岩壁上的、原始社会后期一页立体的思想文化史。从世界范围看,也未见到如此规模宏大、明白清晰的大型主题岩画。研究者认为,这组岩画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宗教、舞蹈、绘画及哲学的珍贵资料。它对研究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特征、原始巫术、原始部落生活、原始雕刻艺术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康家石门子”这个地名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在清朝末年,有一康姓农民,来到这禽兽出没的深山荒野避难、居住,这里有一道豁开如阙的石门,两边石壁相对而出,宛如一扇无顶城门,若鬼斧,似天工,便有了“康家石门子”之称。此地距大丰镇72公里,距呼图壁县城整整公里。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康家石门子岩画毁损严重,近一半画面被自然剥蚀,无法辨认。发现岩画毁损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开始呼吁抢救岩画。历时五年的呼吁终于得到回应,保护资金到位后,有关部门决定在年内展开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保护和历史挖掘研究工作,但由于目前新疆境内还没有专家能够做出切实可行的维修保护方案,康家石门子岩画只得向全国“求救”。呼图壁县正着手制定聘请有关专家的方案,相关人士建议成立康家石门子岩画保护领导小组,确保这一历史文物及早得到有效保护。来源:来新疆旅游本期编辑:刘一责任编辑:周静审核:韩益民投稿邮箱:cjzly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