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王薇)11月10日,在奇台县西北湾镇三屯村的大片玉米地里,一垄垄秸秆在蓝天下依然满目金黄。随着两台秸秆收回打捆机驶过,玉米秸秆在机器里旋转、压实、打捆,一个个方形草捆卧在田间,成为畜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这是揉搓打捆缠膜式秸秆收回打捆机,适应小麦、玉米地作业,与以往的打捆机相比增加了粉碎、发酵、压缩等功能,保持秸秆的水分,减少营养成分流失,节约了运输成本。”奇台县兴农润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生军告诉记者。
实现秸秆华丽变身的远不止田间地头。在呼图壁县新福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将棉花秸秆塞进机器进行粉碎,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燃料。
该公司总经理刘志刚说,生物质“颗粒”燃料气化燃烧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燃烧方式,燃烧后生成的灰粉还是优良的天然肥料,既环保又经济,目前公司设计产量10万吨/年,已建成一期5万吨秸秆燃料加工厂和两个收储站,示范推广秸秆生物质燃炉11台,为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我州是农业大州,年播种农作物.9万亩,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8万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年,全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13%。
秸秆综合利用是我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年,自治区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落地呼图壁县、奇台县等5县市,形成了秸秆收、储、运、用的利用模式,实现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多元综合利用,串起一条低碳环保、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
近年来,自治州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着力点,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构建和产业培育,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倡增草减料,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秸秆收集机械化水平,提高秸秆离田率、收集率,通过微贮、青黄贮等技术持续提高饲料化利用,探索出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
州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州将出台具体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支持力度,建设新疆最大的饲草料市场,引领农作物秸秆饲料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将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配套出台用电、用水、用地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循环产业链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