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开幕阿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第六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开幕式(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央广网呼图壁7月26日消息(记者张雷昌吉台记者朱丽君呼图壁台记者马慧毛红)第六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昨日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开幕。

开幕式上,以呼图壁县居民王桂珍为原型改编创作的大型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首场演出一亮相,就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阿同汗》讲述了王爱珍三十多年来全力帮助、照顾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为“阿同汗”(意为金子般的心)的故事。

观众陈江含着眼泪看完了整部戏:“王阿姨所做的一些事情,都重新展现在舞台上,剧情和现实结合到一起,让我们心里面非常激动和感慨一定会把王阿姨的精神传承下去。”

本届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吸引了来自陕西华英、甘肃敦煌剧团等疆内外的13支代表队同台演绎。

甘肃省敦煌市曲子戏代表队队长陈钰说:“通过这六届的曲子戏的互相交流,使我们敦煌代表队的收获特别大,更加丰富了我们这边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次比一次办的好,一次比一次水平高。”

呼图壁县委常委刘晓成表示,通过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这个平台,打响了“百年乡村小曲子,传承之地呼图壁”这个文化品牌:“我们大胆的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创新,把曲子编成广场舞的曲子,让大妈们听着曲子跳广场舞;还设置了新疆曲子校本课程,通过对娃娃的培养,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时,我们把本地的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拍成新疆曲子现代戏。通过创新,通过新疆曲子这种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

新疆曲子剧俗称“新疆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新疆东疆的哈密、巴里坤,北疆的乌鲁木齐、昌吉州、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南疆的库尔勒、焉耆等地,是由新疆汉、回、锡伯等民族共创共享的地方戏剧剧种。呼图壁县自年举办第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

第六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以“保护非遗致敬经典”为主题,将秉承“弘扬传统,人文交流,文化瑰宝,创新发展”的理念,开展曲子文化节戏曲大赛、新疆曲子广场舞比赛、《阿同汗》的首演及剧目研讨会、第三届全疆“新疆曲子理论与实践”培训班、丝绸之路曲子文化交流会、经典剧目展演等活动。

第六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由新疆文化厅、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新疆呼图壁县人民政府、新疆艺术研究所(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承办。

新疆曲子广场舞比赛颁奖(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大型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首场(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剧照:生活并不富裕的王爱珍捡废品卖前做公益(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剧照:王爱珍资助车祸受伤的邻居克木治病(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剧照:王爱珍帮福利院老人洗脚(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新疆曲子现代戏《阿同汗》剧照:王爱珍深受各族群众的爱戴(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阿同汗》女主角王爱珍原型王桂珍在现场观看首演(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领导和嘉宾、王桂珍与《阿同汗》全体演职人员合影(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