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所有的地方,我唯独对巴楚县有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新兵岁月,二十多年之后,原来的部队已搬迁到巴楚县城了,或许原来的副业队还留在那里,成为部队的后勤养殖基地。毕竟原来新训的地方紧靠着一个叫小海子的水库,这里的一切曾留给我无数亲切的回忆。
巴楚县一带,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城邦诸国之一的尉头国属地,归西域都护府管辖,三国、北魏归属龟兹,隋代归属疏勒,唐代在这里设置蔚头州,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元明之后各有归属,特别是到了清代,属喀什噶尔道管辖,民国时期改设巴楚县,归喀什督察专区,新中国成立后,归喀什地区管辖。
在我的印象里,巴楚县还是比较落后,那时的兵团第三师驻守在喀什地区,大部分区域在巴楚县境内,因此我所在的新兵营也就在巴楚县的永安坝了。这里是巴楚县一个小小村落,当地维吾尔族居民住的是土房子,各种条件都很落后,村民的收入也很微薄,仅靠放牧和种植一些土地生活。出行的路,几乎都是石子路,如今却全部修了柏油马路,房子全部是安居富民房,新时代的变化,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现在的小海子水库,坐落在永安坝西边的村头。其实这个村子的名字,就是因为修建了这个大型的蓄水大坝,希望永远安全和造福当地各族群众,所以就有了“永安坝”的地名。因发展和形势需要,地方将这里划给了兵团,算是兵团第三师的地盘。不过,却仍然在巴楚县的地域之内。
对我来说,小海子水库有着难忘的记忆,新训时期,我们经常在水库坝下洗衣服,坝外的闸口附近是一片湿地,冬季的水温很高,我觉得那是地下的温泉,洗衣服很是舒服。高兴的是,水里还有一种鱼,以我们豫东老家的话叫“趴地光滚”,我也没去深究,这四个字肯定有误,只不过是老家的话罢了。
趁洗衣服的工夫,我抓了十多条这样的鱼,拿到我们连的炊事班清理干净,外面裹一些面粉,放进大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再炖一下,放一些葱花、姜末、蒜末和咸盐等,味道真是鲜美极了。就着又白又软的馍馍,我敢说这是自己新兵吃得最美味的一顿饭了。这可不是任何一名新兵都能享受到的,因为那时我在炊事班帮厨哦。
以后的时间,我每到周末就去坝下洗衣服,然后洗完就抓鱼,回去就能美餐一顿,三个老班长也不多问,新兵改善改善伙食也很正常,说实话,炊事班的班长们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博州的王班长与呼图壁县的何班长,至今只跟王班长联系上了,他在家乡开了一家餐馆,听说还是不错的。
小海子的水来自叶尔羌河,主要是昆仑山的雪融水,一直流淌到塔里木河。现在由于开荒和蓄水,水的流量相比以前小了很多,这也是人类在大自然生存中发展的必然结果。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
小海子里的水,呈现碧绿的颜色,仿佛就是一颗绿宝石,镶嵌在荒山戈壁之上。水里有很多鱼类,附近居民经常在里面打鱼,不过也有游泳淹死的人。这里是福地,也是有些人的伤心之处,但水库带给附近居民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巴楚县还有一处叫红海子的水库,是叶尔羌河留下的自然湿地,如今被巴楚县开发成了旅游景区,并按照古代城池的模样,建造了仿古大门,名曰:“蔚头州”,走进古城大门,里面都是一些民俗什物,体现了当地的人文风情。转上一圈,多少可以对古代的历史有所了解。水上还有各种娱乐项目,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戏水的欢乐。
沿着叶尔羌河古河道,两边是大片大片的胡杨树,9月底看金秋胡杨,那是一件极美的事情,金黄的胡杨树叶,就像镀上了一层黄金。约上女友或男友,来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岂不是一场浪漫之旅。
古河道里还有丰富的鱼类,古老的刀郎人泛舟水面打捞捕鱼,然后点火烤鱼,这可是巴楚县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不少来这里的人,也难得品尝一次,如果遇上捕鱼的日子,那算是真的有福气啦。
巴楚,是巴尔楚克的简称,在《西域图志》等史料里均有记载,意思是土地富饶,水草丰富。历史古迹有卡拉姆达尔拜克古墓、国保单位的唐王城、沙呆提拜克古墓、图木舒克化石群、泽梯木烽火台、琼梯木烽火台、唐代谒者馆遗址、克克勒玛佛教遗址、图木舒克佛教遗址等。
如今,巴楚县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二十多年未到这里,现在的景象再也不是以前破旧不堪的样子,不仅有了高楼大厦,还有了景观大道,各种绿地、绿化建设逐步完善。很难想象,周围都是戈壁荒滩的巴楚县绿洲,竟然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标新立异,俨然就是一处大花园。
前往巴楚县,看遍了山水之后,别忘记品尝这里的巴尔楚克羊,特别是烤全羊,肉质鲜美,外焦里嫩,香味扑鼻。另外就是烤鱼,还有当地的一些水果等,毕竟南疆盛产瓜果,品质和味道绝非等同,相信来到巴楚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巴楚县,是一个人文厚重的古地,古老的叶尔羌河穿过全境,在这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木卡姆美妙的乐声,会将你带回到古代的汉唐,一幅原始的画卷会让你迷恋忘返,这就是巴楚县极具魅力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