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青青,雪茫茫,天山万里隔两疆。狼塔道,军台驿,胡图克拜千里烽烟飞鸿忙。
天山的雪辉映着无垠的旷野,宁谧的呼图壁宛若一把门闩,自北而南,直抵天山。它是牧人丰沃的草场,也是传说中吉祥的地方。它是千年文明交流的通道,也是四方来客的田园故乡。
地名
呼图壁,地形狭长,这里距离乌鲁木齐仅68千米,自古就是沟通天山南北、扼守东西的咽喉要塞。
公元年,36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御驾亲征——平息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他没有想到,这场战争持续了67年。
直到公元年,趁着蒙古准噶尔部内乱,46岁的乾隆皇帝才一举平定西域。呼图壁便是这场平叛战役中的战略要地。乾隆年间,清朝在伊犁与乌鲁木齐之间修建起21座军台,完成了从西域到京师的国家驿传体系,呼图壁成为这条驿路上重要的一环。
乾隆二十二年设洛克伦巡检,乾隆二十八年改设呼图壁巡检。百余年后,呼图壁正式成为县的名称。呼图壁这个名字是“胡图克拜”的谐音,据《西域水道记》中记载,
“准语,胡图克拜者,吉祥也。”
当烽烟散尽,大批内地百姓迁入,开始铸剑为犁。呼图壁也迎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人们在这里屯垦耕作,短短数十年就开垦了大片荒地,将这片吉祥之地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战乱结束11年,纪晓岚被贬新疆时,呈现在他面前的已是轮台万里、阡陌苍苍的繁华荣景。
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
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
考古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来到呼图壁考察。吸引研究人员的是呼图壁大山深处的康家石门子岩画,这些岩画的人物形象之多、刻画特色之鲜明,全世界罕见。岩画体量巨大,保护完整,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434.html